English

企业再造是制度重建与文化重建的结合

2000-08-22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企业再造既是制度的重建,也是企业文化的重建。企业的任何变革都受到企业人的文化价值观的制约,并且引起企业员工文化价值观的变革。企业再造的实质是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。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管理思想、行为规范、文化价值观的总和,必然随着制度的重建而变更,亦即制度的重建与文化重建总是相辅相成、相伴而行的。

首先,制度重建是利益格局的重建,它影响到出资者、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关系。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关系滋长了对上级“等、靠、要”的依赖思想、墨守成规的保守主义、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。新的利益关系引入竞争机制,必然触动原有的价值取向,打破原有的奉命行事、长官意志、唯命是从、依赖上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,培育竞争意识、市场意识、创新意识等现代新观念。

其次,企业再造是社会组织关系的调整和重建。政府职能的变更,政府机构的精简和调整,使政府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。企业由政府的附属物变为独立的经济实体。企业不以行政级别论大小,经营者不以“官衔”论高低。企业家也要步入市场,通过经营业绩竞争上岗。这是对长官意志、“官本位”的冲击,它引起人们思维方式、价值观念的变革将是很深的。

再次,企业再造是企业管理方式、经营思想的变革。企业自主经营、自主用工,劳动者自主择业,竞争上岗。企业的经营行为按市场规则办理。

制度重建与文化重建是互为因果、互相制约的关系。一方面,制度重建是文化重建的基础。制度重建为文化重建提供土壤和条件。企业改革首先是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。文化价值观念总是依赖于经济基础。企业再造的核心是引进新机制,解放生产力,使企业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的“四自”主体,以最大限度调动企业主体人的积极性。企业只有成为“四自”主体和独立法人,员工才能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体,才有可能建立起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文化。企业文化作为以人为本、以文化制胜的现代管理,其根基是企业真正步入市场,使企业的利益与员工的利益联成一体。企业没有自主性,没有成为“四自”市场主体,就不可能有对现代企业文化的要求。企业文化建设目前之所以在相当多的企业还没有真正提到日程,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制度的重建还未到位,企业还没有真正步入市场。企业文化如果离开企业的制度重建,就如同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。

制度重建也离不开企业文化条件。这不仅因为制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,制度重建本身就是构建一种新的企业文化,还因为制度重建是由管理者操作,在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下实现的。企业中的管理者和广大员工的精神状态、文化价值观状况,对于制度重建能否顺利进行关系极大。目前有的企业在改革中观望徘徊,顾虑重重;随着政府职能的改革,某些主管部门的撤并,有的企业感到失落无主,不知所措;一些企业仍以行政职位论高低,经理厂长仍被看作“官”位;对下岗分流有种种疑虑和担心,等等。这些思想障碍,说到底,是陈旧文化价值观的障碍。不在文化价值观上来一个根本变革,制度重建难以推进。从这种意义上说,企业再造首先是企业文化的重建,企业文化的重建是企业制度重建的先导和原动力。

目前,我国企业已进入一个关键时期,企业再造的历史任务已经提上日程。我们主张将经济体制的改革与企业文化的重建有机结合起来。文化步入经济,经济拥抱文化,是时代发展的潮流。经济学界应当跳出就经济研究经济的思维模式,密切关注企业文化,从文化层面对经济体制改革作深层思考。企业界在深化改革,进行制度重建时,不要忽视企业文化的重建。目前有必要对企业现状作一个文化诊断,从文化的角度分析研究企业的现状,找出企业再造中面临的文化优势和劣势。应当把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。对于基本完成企业改制的企业来讲,应当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,使企业文化真正纳入现代企业制度的组成部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